
一、基本情况
许野,汉族,辽宁省鞍山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3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4项、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与其它单位合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专题负责人)、国家973计划项目之专题1项(专题负责人);实质参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国家973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UNDP水补偿、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课题20余项。近五年在国际杂志共发表杂志文章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SCI文章20余篇。
二、教育及工作经历
(1)教育经历:
1)2006-09 至 2010-06, 华北电力大学, 热能工程, 博士
2)2003-09 至 2006-06, 东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 硕士
3)1999-09 至 2003-06, 东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 学士
(2)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1)2015-01 至 今, 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2011-06 至 2014-12, 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3)2010-06 至 2011-0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博士后
三、主讲课程以及研究方向
主讲课程包括:本科生课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环境规划学》和《环境不确定性优化研究案例》,与其他老师共同承担的课程包括:《环境系统分析》、《专题课程(区域能源系统优化)》。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模拟、优化和多属性评判技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研究,“双碳”基础研究,气候变化减缓对策研究,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管理,新能源电站的出力预测和运行策略优化设计等。
四、承担项目
[1] 《集成系统仿真和协同优化控制的园区综合能源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持,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结题,64.5万元;
[2] 《面向韧性提升和节能减碳的综合能源系统“电-热-气”多能量流建模和优化调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主持,2024年6月至2025年8月,结题,179.2万元;
[3]《可调负荷价值测算方法软件研发》,国网能源院有限公司,主持,2023年9月至2025年4月,结题,46.9万元;
[4] 《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下全国用能权市场机制设计及影响量化研究》,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主持,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结题,70万元;
[5] 《2022年南网数研院电力系统实时碳流分析与追踪技术研究服务》,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结题,59.4万元;
[6] 《西部管道公司碳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分析》,国家管网集团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西部分公司,主持,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结题,36.87万元;
[7] 《油库VOCs合规性减排合规性、风险预警及管控体系研究》,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主持,2020年7月至2021.12月,结题,234.29万元。
五、代表性文章
[1] Wang T, Xu Y, Qin Y, et al. Short-term PV forecasting of multiple scenario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clustering and hybrid Transformer-BiLSTM with ECPO[J]. Energy, 2025, 334: 137654. (SCI一区 top, 唯一通讯作者)
[2] Xu Y, Tan JY, Wang X, et al. Synergetic management of water-energy-food nexus system and GHG emissions under multiple uncertainties: An inexact fractional fuzzy chance constraint programming method[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22, 262: 107323. (SCI一区,一作)
[3] Wang X, Xu Y, Fu ZH, et al. A dynamic intera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CCHP system involving demand-side and supply-sid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Part I: Methodology development[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22, 252: 115112. (SCI一区 top, 唯一通讯作者)
[4] Wang X, Xu Y, Fu ZH, et al. A dynamic intera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CCHP system involving demand-side and supply-sid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Part II_ Application to a hospital in Shanghai, China[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22, 252: 115139. (SCI一区 top, 唯一通讯作者)
[5] Xu Y, Li Y, Zheng L, et al. Site selection of wind farms using GIS an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ethod in Wafangdian, China[J]. Energy, 2020, 207: 118222. (SCI一区 top, 一作)
[6] Wang X, Xu Y, Bao Z, et al. Operation optimization of a solar hybrid CCHP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20, 220: 113010. (SCI一区 top, 唯一通讯作者)
六、学生培养
指导1人次荣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G544
电子邮箱:xuye@ncepu.edu.cn
电话:1590116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