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10日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教一12阶梯教室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见面会。学院党委书记蒲沿洲、院长汪黎东、党委副书记武昌杰、副院长郑茂盛、各教研室主任、学院辅导员、新生班主任及2025级全体本硕博新生共同参会。会议由武昌杰主持。
会议在庄严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汪黎东首先代表学院向全体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他从学院概况、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四个方面作了全面介绍。汪黎东指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长期深耕电力环保领域,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构建了学科交叉、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学院成功获批两个博士点,学院学科排名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坚守电力环保特色,拓展交叉创新内涵,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在国内不可替代的能源环境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地。
郑茂盛以环境学科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本科生科研训练、研究生培养及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学科建设情况,为新生勾勒出清晰的专业发展路径。他强调,要严格遵守考试管理和学籍管理规定,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新生代表环科2501班宋沂铭同学结合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的感悟,畅谈自己对“能源报国”理想的认识。她号召新时代环境学子树立“能源报国”远大志向,聚焦国家“双碳”目标,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教师代表碳储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李雨宸老师从自身经验出发,分享了自己在华电校园如何从一名本科生逐渐成长为一名专职教师的宝贵经历,李老师鼓励新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与科研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武昌杰介绍了2025级新生基本情况,阐述了育人目标体系、学生成长规划路径,并重点就思政工作、学风建设、就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工作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他强调,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思想引领,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生态责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蒲沿洲代表学院党委对新生加入环境学院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祝贺,并向全体新生提出四点期望:一是永葆进取心,增强自我驱动力,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观念和行为转变,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二是修炼责任心,铭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秉持事无巨细的学习态度,从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日计划,当好自己人生的第一责任人;三是培养同理心,深刻理解“独行者速,众行者远”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平视他人,在集体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四是涵养朴拙之心,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明白“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的道理,做到“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摒弃浮躁与功利,以踏踏实实、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学业和生活,时刻保持自省自律,知敬畏、守底线。
新学肇始,万象更新。此次新生见面会不仅为新生们指明了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方向,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与理想的种子。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与期望下,在教师们的引导与鼓励中,2025级新生们必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努力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生态责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能源报国”的理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开启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初审:李晓婷
复审:武昌杰
终审:蒲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