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2025年工作务虚会

2月21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2025年工作务虚会。学院党委书记蒲沿洲、院长汪黎东、副院长郑茂盛,以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委委员在线参加会议,会议由蒲沿洲主持。


会议首先集中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蒲沿洲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学院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等内容做了重点领学,指出要从教育强国背景下加强对环境学院各项工作的前瞻思考和战略谋划,对标推动学院综合改革和各项事业发展。

会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紧密联系《纲要》结合各自分管实际工作,逐一讨论发言,围绕党的建设、制度建设、本科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学生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学院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与科学谋划布局。

会议指出,深入学习宣传《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的重点工作,要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将具体工作举措落实到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工作中。会议强调,一是学院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二是学院要对标《纲要》主要任务和目标,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在新形势下抓住新机遇、塑造新优势,紧靠学校电力能源行业特色,做大做强固废污碳协同控制与资源化利用,肩负起为国家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三是抢时间,对会后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要有指标、有投入、有思考,抓紧时间落实落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走出去调研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加强对外校企合作交流,建好建强博士后流动站、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基地,在教师工程化、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科生实习实践、重大科研项目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员工能力提升等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高质量协同发展。

本次工作务虚会对标《纲要》,对照学校和学院“十四五”规划,研判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强化对学院大事要事难事的统筹谋划,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工作举措,为做好学院新学期工作和谋划“十五五”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审:何杰涛

复审:薛明磊

终审:蒲沿洲

相关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