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绿色足迹遍城乡,生态文明入古将:华北电力大学“绿富同行 碳路振兴”实践团活动纪实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最美丽的妆束。全镇28个村均被评为生态文明村、环境达标村,流村被评为“北京市郊区环境优美镇”,有着“国家级生态镇”的美誉。8月初,华北电力大学“绿富同行 碳路振兴”师生实践团奔赴北京流村镇古将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山河 以实践感知中国。



实践团的17名师生分别来自环境科学、应用化学、碳储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自去年9月双方党支部结对以来已开展活动和帮扶项目10余次。今年8月,实践团前往古将村实地调研,并围绕针对古将村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生态文明科普宣讲、能源环保知识互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设计生态水处理系统规划,以打造更环保、更低能耗的发展模式为目标,助推古将村乡村振兴发展,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服务首都、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



(实践团成员参观村史馆,了解古将村历史沿革)

在实践前期,实践团同学实地走访了解本村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以及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感受到了首都农村始终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并对普通村民和豆腐加工从业人员进行了走访了解,从生活习惯、环保意识等方面详细了解村民对低碳环保和绿色能源的了解程度。



(实践团成员与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座谈)


(实践团成员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进行交流)

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生态文明科普宣讲、能源环保知识互动等活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助力本村学子更好成长成才。在古将村文化活动中心,实践团同学从农村用能转型、低碳环保推广案例、未来愿景三个角度向村民进行能源安全科普、宣教低碳环保知识。在知识互动环节,实践团同学与孩子们共同完成了垃圾分类小游戏、书写环保宣传标语、描绘绿水蓝天图画等内容,为即将新学期开学的小孩子们答疑解惑,提升了中小学生对环保理念的深入认识。



(实践团师生为村民进行能源科普宣讲)

在参观本村豆腐加工坊时,村民们自豪地向实践团讲述,古将村“姚记长坤”豆腐已经成功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已经进行小规模试运行生产。当实践团问及豆腐加工产生的污水等处理方法时,负责的村民表示,受到建设资金、土地资源等限制,目前对于豆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与废水缺少处理技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豆腐的大规模生产加工。实践团结合豆腐加工坊周围的地势特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利用环境科学专业知识,从物理过滤、化学处理、生物分解等三个角度向村民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了村民的肯定。

生态文明建设是首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对于古将村而言,将豆腐加工产生的固废资源化利用、废水达标排放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自然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耦合污水处理系统”是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如秉老师研究多年的科研项目。近年来,郑老师的项目在四川成都的三村三河村、江西省宁都县的陂下村以及山东蒙阴的茅坪村等地建设了多个乡村示范点,污水处理效果较好。此次实践在郑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对从古将村采集到的水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在实验室合成模拟豆腐废水,利用湿地装置进行了短期的微循环处理,通过监测氧化还原电位(ORP)、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等指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古将村豆腐加工坊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并完成了系统规划设计图。下一步,实践团将与古将村进行深入的交流,根据实际改进设备,力争在明年落地投入使用,进一步帮扶古将村水生态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豆腐加工废水处理系统规划设计图)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紧密围绕能源安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组织几十支实践团的百余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开展“能源报国、挺膺担当”古将村社会实践、前往北投集团参与减河北综合资源利用的企业实习,让广大师生自觉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发展的千秋伟业!

初审:沈锦宇

复审:焦

终审:薛明磊

相关附件

TOP